纪念何又新诞辰101周年(九月十二日)



  何又新 老师


  何又新 老师


  何又新 老师


  何又新 老师


  何又新 老师

相册
丈夫
子孙
祭祀
纪念留言
追悼场景


何又新, 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9月16日在美国新泽西州去世。

何又新老师于1924年出生于湖北沔阳何家口。在抗战期间就读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先后任教于武汉市三十九中学,市立一中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何又新老师晚年热爱阅读和手工,关心时事,并刻苦学习英文。她的温和高雅的气质和诲人不倦的精神赢得了她的学生,同事,家人,和朋友的尊敬。

何又新老师的丈夫王非(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于1995年去世。他们的两女儿和五个外孙(女)在美国。


Youxin He, a resident of Holmdel Township, died Monday the 16th of September at Care One. Born in 1924 in Xiantao, China, Youxin received a Bachelor of Arts from Wuchang Zhonghua University. Youxin taught Chinese at The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as a Head/Senior Teacher until her retirement in 1987. Youxin loved reading, crafting, shopp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enjoyed talking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had dignity and charm that won respects from student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She is survived by her daughters, Catherine W. Chen of Holmdel, and Linda W. Liu (Liping) of Solon, OH, and five grandchildren, all of whom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ought great joy to her later years.

(王超写于2013年10月9日) 现在我站在这个讲台上,仿佛看到了毋亲在天国里的笑脸,听到了她那温柔的话语。告诉女儿代她谢谢大家。她在人间的路走向了终点,但这充满温馨的送别,将她的人生推向了一𠆤新的顶点。

我母亲1924年9月出生于一𠆤官宦之家。她的爷爷和外公当时都是富甲一方的地主。但她的父亲却英年早逝,我那成了寡妇的外婆带着还在襁保中的我妈妈和她当时也只有五,六岁的姐姐(我的姨妈),开始了她们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给与了她们无数的考验和磨难,但同时也使我母亲养成了冷静坚强的性格, 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与人为善的信念。

我妈妈解放前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她为人师表,热爱工作,关心学生胜过自己的儿女。这是她四十年行事做人的准则。她在1956年就被选为武汉市先进教师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动荡的年代,她却依然坚守着作为一𠆤教师的本份。当时我还很小,还记得有时夜深了,妈妈还没回家,因为她放心不下那些住在学校的学生。而我要一直等听到妈妈回家的脚步声才感到安全。当时连小小的我都知道外面很凶险,就更不要说是晚上了。妈妈当时一定也非常害怕。但更大的责任感让她有着无比的勇气去做她认为应该做的事,保护她能保护的人。

我妈妈不是言辞华丽的人,她的爱是通过行动来表达。对同事,对学生,对母亲,对丈夫,对女儿,都是这样。


(王康写于2013年10月1日) 妈妈走后的这些天里,她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时地出现在眼前,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点点滴滴的往事一一浮现在脑海里。回想起那些温馨时光,眼泪止不住地流。妈妈的这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她坚强乐观,对人积极热情的精神,感染了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更是我们子女的楷模。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每天都有备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通常我们晚上一觉醒来妈妈还埋头在堆成小山似的作业本里批改着。平日里有些以前毕业的学生,写入党申请书,提干时写自我鉴定,以及后来有写书、写电视剧本的学生都来找妈妈,请求帮忙修改润色。妈妈总是有求必应,认真地阅读他们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这些事,妈妈的休息时间更少了,但她毫无怨言,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就是她最大的满足。 九一年我先生申请自费出国读书。那时国家有政策,需要退赔一笔“巨额”培养费。我们刚结婚不久,没有积蓄。父母没有丝毫的犹豫,拿出了他们毕生的积蓄为我们缴纳了赔款,先生才得以顺利成行。我先生经常感恩地对孩子们说,“没有外公外婆的资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我们在国外站稳脚跟后,把妈妈接来美国尽孝心,颐养天年。妈妈总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地帮我们的忙。我的三个孩子周末都上中文学校,她就负责督促他们做中文作业。孩子们的功课在她的指导下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女儿的作文更是被当作范文宣读。老师有次好奇地问女儿,是谁在辅导她,女儿自豪地告诉她,是外婆。

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妈妈把她的精力转移到了学英语上。她年纪大,外语基础不好。怕她太累,我们都劝她放弃。可她坚持要自己能用英文与人交流。为此她专门制定了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每天早上起床后学一小时英文,下午午睡后再练一小时口语。遇到不懂的,就虚心向我家孩子请教,孩子们都说外婆进步很快。在妈妈的老年朋友圈里,她的年龄是最大的,但英文却是比较好的了。平时邮差、快递员之类的上门来,妈妈用英文交流都没有问题,大家都很佩服她。

零三年一次例行的体检发现妈妈的肺部有肿瘤。想到妈妈已近八十的高龄,我们泪往肚里流,不知如何去面对。看出了我们的担忧和不安,她镇定地说,“不就是癌症吗?不是可以手术吗?我的体质不错,有信心过得了这一关。”说这话时,她的眼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战胜病魔的信心。她的坚强乐观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妈妈又健康、快乐地生活了九年。原以为妈妈会这样一直陪伴着我们,没想到去年可恨的癌魔又找上了妈妈,而她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了。得知自己的病情,她相当平静,告诉我们会尽力去和癌魔搏斗。如果不能如愿,她己享有高寿,此生没什么遗憾了。劝我们不要过于悲伤,她会在天上继续守护着我们。 九月十六日下午二时,妈妈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同事、朋友及学生们的眷念,与所有爱她的人永别了。她走得安祥而宁静。作为她的女儿,心中纵然有万分不舍,想到她从此远离了病痛的折磨,也为她得到了解脱而欣慰。亲爱的妈妈,您安息吧!我们为有您这样一位妈妈骄傲、自豪!



王非  何又新  相册  子孙  祭祀  悼念留言  追悼场景

©1993-2025 Dr. Liping Liu. All Rights Reserved.